- 二道
- The two Ways:(1) (a) [lang id =1028]無礙道 or [lang id =1028]無間道 The open or unhindered way, or the way of removing all obstacles or intervention, i. e. all delusion; (b) [lang id =1028]解脫道 the way of release, by realization of truth.(2) (a) [lang id =1028]難行道 The hard way of "works", i. e. by the six pāramitā and the disciplines. (b) [lang id =1028]易行道 the easy way salvation, by the invocation of Amitābha.(3) (a) [lang id =1028]有漏道 The way of reincarnation or mortality; (b) [lang id =1028]無漏 the enlightened way of escape from the miseries of transmigration.(4) (a) [lang id =1028]教道 The way of instruction; (b) [lang id =1028]證道 the way of realization.(5) The two lower excretory organs.* * *◆﹝出婆娑論并淨土十疑論﹞ 〔一、 難行道〕, 論云: 於五濁惡世, 無量佛所求阿鞞跋致, 甚難可得。 蓋言娑婆世界, 塵境麤彊, 五欲障蔽, 難入於道, 故名難行道。 (五濁者, 劫濁、 見濁、 煩惱濁、 眾生濁、 命濁也。 梵語阿鞞跋致, 華言不退轉。 梵語娑婆, 華言能忍, 謂於此世界能忍受諸惡也。 五欲者, 色欲、 聲欲、 香欲、 味欲、 觸欲也。 ) 〔二、 易行道〕, 謂憑信佛語, 修行念佛三昧, 求生淨土。 復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, 決定往生, 故名易行道。 (梵語阿彌陀, 華言無量壽。 ) ◆﹝出止觀輔行記﹞ 〔一、 教道〕, 教道有二: 一謂別教菩薩, 於十住、 十行、 十回向位中, 依憑佛教方便修行, 是名約行教道。 二謂如來與住行向諸位菩薩說登十地之法, 是名約說教道。 (十住者, 發心住、 治地住、 修行住、 生貴住、 方便具足住、 正心住、 不退住、 童真住、 法王子住、 灌頂住也。 十行者, 歡喜行、 饒益行、 無瞋恨行、 無盡行、 離癡亂行、 善現行、 無著行、 尊重行、 善法行、 真實行也。 十回向者, 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、 不壞回向、 等一切佛回向、 至一切處回向、 無盡功德藏回向、 隨順平等善根回向、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、 真如相回向、 無縛解脫回向、 法界無量回向也。 十地者, 歡喜地、 離垢地、 發光地、 焰慧地、 難勝地、 現前地、 遠行地、 不動地、 善慧地、 法雲地也。 ) 〔二、 證道〕, 證道亦有二: 一謂別教菩薩於初地位中, 破無明微細之惑, 證中道真實之理, 是名約行證道; 二謂如來自說, 此十地法, 我已親證, 是名約說證道。 ◆﹝出析玄記﹞ 〔一、 無間道〕, 謂聲聞初果之人, 依於八忍, 能斷八諦下迷理之惑, 此八忍不被見惑之所間隔, 是名無間道。 (八忍者, 苦法忍、 苦類忍、 集法忍、 集類忍、 滅法忍、 滅類忍、 道法忍、 道類忍也。 八諦者, 欲界四諦、 色界無色界四諦也。 四諦者, 苦諦、 集諦、 滅諦、 道諦也。 ) 〔二、 解脫道〕, 謂聲聞初果之人, 依於八智, 能證八諦下無為之理, 此八智已離惑縛, 是名解脫道。 (八智者, 苦法智、 苦類智、 集法智、 集類智、 滅法智、 滅類智、 道法智、 道類智也。 ) ◆﹝出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﹞ 〔一、 有漏道〕, 謂布施、 持戒、 忍辱、 精進、 禪定五波羅蜜, 能成就世間有漏生死之果, 是名有漏道。 (梵語波羅蜜, 華言到彼岸。 ) 〔二、 無漏道〕, 謂般若波羅蜜能成就出世間無漏涅槃之果, 是名無漏道。 (梵語般若, 華言智慧。 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* * *1.難行道和易行道。 凡依經教, 在此土積累功勳, 斷惑證真, 修因得果者, 皆屬難行道攝; 凡依念佛法門, 往生淨土, 於彼國中, 仗佛威神, 終成正覺者, 皆屬易行道攝。 2.有漏道和無漏道。 漏是煩惱的別名, 有漏道就是帶有煩惱不清淨的道法, 加三乘行人在見到真理以前所修的一切行法是; 無漏道是無煩惱及清淨的道法, 如三乘行人在見到真理以後而順著真理起修的一切行法是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